«——【·前言·】——»
2022年,河北一男子因通宵打麻将后猝死。其家属要求赔偿30万引发关注,究竟是谁的过失导致了悲剧?家属索赔是否合理?
«——【·案例回顾·】——»
妻子离世,萎靡不振
李某,现年68岁,河北人。父母早逝,他独自一人在社会上打拼多年,后与妻子陈某结婚生子,生活小康。
李某性格内向寡言,对家人疼爱有加,工作勤勤恳恳,被称为“老实人”。妻子陈某是李某的青梅竹马,两人感情非常好,育有一子一女。
陈某尽心照料家务,让李某几乎没有后顾之忧。李某退休后,陈某也停止工作,专心相夫教子,一家人其乐融融。
但是好景不长,在10年前的一个夏天,李某和陈某如常地在家吃过晚饭后,陈某忽然说感到些许头晕,便先回屋休息。
李某心中诧异,陈某这样多年从未有过任何身体不适。
过了一会儿,李某探望陈某,见她直挺挺躺在床上,脸色惨白,嘴唇发紫,也不再说话。
李某心中大骇,立即叫来医生。然而时已太晚,经抢救无效,陈某就这样离开了人世。
陈某的猝然离世让李某精神崩溃,他整日闭门不出,彻夜难眠,食不知味,时常发呆。
李某渐渐变得更加内向寡言起来。陈某的照片成了他最后的慰藉。孩子们担心父亲的身体状况,但各自有各的家室无法长时间照看。
李某一个人生活,越发地孤独和荒凉。
他再也找不回生活的意义,陷入极度的消沉和颓废中。
他试着在小区周围溜达溜达也无法消磨时间。
一天,李某经过小区旁边新开的麻将馆,里面烟雾缭绕,麻将声此起彼伏。李某试着走进去加入了一局。
虽然他输了些钱,但这种聚在一起打发时间的感觉却非常美妙。
沉迷麻将,导致猝死
从那以后,麻将馆就成了李某生活的重心。他悉心学习麻将的规则,勤练麻将技巧。虽然他和陈某生前从未接触过此类娱乐活动,但李某想人要活在当下,尽兴就好。
李某每天最期待的就是麻将馆开门的那一刻,他会早早等在门口,然后坐到夜深人静才离开。
当打得特别起劲时,他还会叫上几个熟人通宵达旦。李某完全沉浸在麻将带给他的欢乐中,无法自拔。
2022年5月的一天,一大早李某便来到了他最爱的麻将馆。馆内烟雾缭绕,牌声嘈杂,熟悉的环境让李某精神一振。他买入座位,开始了一天的娱乐。
陆陆续续有熟悉的麻将友人来与李某打对子牌。
李某今天的运气极佳,接连几局都能胡牌,赢得盆满钵满。每胡一局,他就更加兴奋和投入。
到了傍晚,李某已经大赢了几千块钱,心花怒放。其他麻将友人都说老哥今天真是日进斗金啊,让我们也沾些阳关道旁边胡牌的光芒吧。
李某也语带得意地说“我今天运气就是好,大家再战几盘!”
然后又叫服务员加茶加饭,准备通宵达旦地耍一耍,尽兴而归。
一时间,李某已无法思考其他,全身心都沉浸在麻将带来的喜悦中。他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为今天的胜利津津乐道。
李某也毫无顾忌,兴奋地和三人一直打到了天亮。
第二天凌晨,打了一整夜麻将的李某才勉强回到了家中。他刚躺下休息,突然感到一阵头重脚轻的晕眩感。李某想喝口水湿润嗓子,但双手双脚已经使不上任何力气。
就这样,李某在床上很快地失去了意识。
发现李某的状况异常,家人赶紧将他送往了医院。但最终还是不幸,抢救无效,李某因脑出血导致的呼吸和血液循环系统衰竭去世。
主治医生表示,长时间通宵可能导致脑血管痉挛破裂,尤其是有高血压史的老年人更容易发生危险。
李某猝然离世的噩耗让其家人悲痛欲绝。儿女们陷入了深深自责与痛苦之中。他们反复回想父亲生前沉迷麻将的种种征兆,怎么就没有早一步采取措施呢?
亲人悲痛,控告牌友
麻将友得知李某逝世后,心中充满惋惜。他们集资3万元,准备拿抚恤金到李某家中表示哀悼之情。
但没想到李某的家属对他们并无好脸色。“就是你们这帮死党,和老头耍了一夜麻将,才害得他猝死!”大儿子泪眼朦胧中怒吼。
三位麻将友哑口无言。的确,昨晚他们劝阻过李某几次,但也没有强制令李某回家。
“我们也很难过,只好出点儿抚恤金以示心意。”三人低声回应。
“区区三万块就想糊弄过去?我老爹的命就值这么点钱吗?”大儿子一拍桌子,声色俱厉。
其他家属也围了过来,要三人赔偿丧葬和死亡费用。
他们认为就是这场通宵达旦的麻将,直接导致了李某的猝死。三位牌友本应该注意到李某的身体状况,及时劝导他停止游戏。他们没有尽到监督之责,应该承担相应责任。
于是李某的家属决定起诉三位牌友,要求他们共同承担丧葬费等各类损失的赔偿,共计30万元。
而三位被告牌友对此则不以为然。他们表示麻将只是李某自己的个人娱乐活动,他们都有劝说李某注意休息,但不可能强制结束李某的游戏。
他们对李某的突然离世也感到非常惋惜和痛心,但不应该承担更多责任。双方观点存在严重分歧,最终将此纠纷诉至法院,希望得到公正的裁决。
一场原本融洽的游戏,就此演变为复杂的民事官司,令人叹息。
本案的核心法律关系是李某的家属与三名麻将牌友之间的民事侵权纠纷法律关系。
李某的家属作为原告方,他们认为三名麻将牌友与李某有共同参与危险娱乐活动的行为,对李某的猝死负有部分民事侵权责任,应该按照责任大小向李某家属支付赔偿金。
三名麻将牌友作为被告方,他们否认自己在李某猝死一事中存在任何侵权行为,反对承担李某家属请求的民事赔偿责任。
«——【·以案释法·】——»
在这个核心的民事侵权纠纷法律关系中,原告和被告存在以下争议:三名被告是否应承担民事侵权责任?
关于麻将,它作为一种文化娱乐活动,是否具有法律属性?
麻将属于一种自愿参与的娱乐活动,具有一定随机性,需要承担自身正常游戏的风险。长时间过度游戏会产生疲劳,损害身心健康。
参与麻将游戏需要一定的技巧,不能轻易归类为纯粹的赌博活动。也不属于高危险性的运动或活动,普通人参与一般不会造成重大身体伤害。
玩家有义务注意自身健康状况,主动休息以防止过度疲劳。其他玩家在正常情况下,没有责任强制令他人结束游戏。只有在故意隐瞒重大风险的情况下,才可能承担部分责任。
所以,麻将属于一种自愿参与、技术性较强的娱乐活动,是需要承担一定的个人责任。
根据案件情况,李某作为麻将爱好者,没注意自身高血压病史,过度投入游戏未及时休息,对事故的发生承担主要责任。
而三名麻将友人虽多次劝说李某注意休息,但并未彻底阻止李某通宵参与麻将, 对结果也应承担一定辅助责任。
李某的家属对李某的娱乐活动管理不当,没有及时制止其通宵游戏的不健康行为,也应承担适当的辅助责任。
麻将馆方面理应注意顾客的身体状况,避免长时间过度游戏,对李某情况未能及时提醒也存在轻微责任。
李某自己的高血压病史对游戏反应的影响最大,是导致悲剧发生的主要原因。
综上所述,根据《民法典》第1176条,自愿参加具有一定风险的文体活动,因其他参加者的行为受到损害的,受害人不得请求其他参加者承担侵权责任.
但是,其他参加者对损害的发生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除外。
依据行为过失与结果损害之间的合理因果关系法理分析,麻将友人的行为与李某死亡结果之间不具有直接因果关系,不构成侵权行为,故判决无需承担民事责任。
根据监护人监护不当的法律规定,判定李某家属对李某活动的监管存在责任,这一点也成为判决的考量因素之一。
综合麻将的法律属性、各方的过错程度等因素,最终法院判决麻将友人无需再承担额外民事侵权责任。
法院的审判
针对双方的纠纷,法院经过审理,判决如下:
一审法院驳回了李某家属的诉讼请求。
法院认为,李某参与麻将游戏属于自愿的娱乐活动,三位麻将友人的行为不属于违法违规的范围,不构成侵权行为,因此不承担民事责任。
二审法院维持了一审的判决。
法院进一步指出,李某家属也存在照管不周之过失,没有及时制止李某的娱乐方式,需承担适当责任。
在两轮审理中,法院认定李某家属的赔偿请求理由不足,驳回了起诉。三位麻将友人也无需支付任何赔偿。
«——【·结语·】——»
麻将,这项中华民族的传统游戏,远不仅是老年人消遣娱乐那么简单。当爱好者为一局收场不得的牌迷失自我时,背后所反映的社会问题也令人深思。
本案折射出当前社会老年人管理和高龄娱乐活动中的法律困境。李某作为老年人,对麻将游戏缺乏自制力和安全意识,最终酿成悲剧。
其家人监护不周也难辞其咎。但过错程度最大的还是李某本人。高龄者在参与自身难以承受的娱乐活动必然存在一定风险。但这类风险也不宜简单归结为他人的责任。
老年人管理和精神寄托方面存在的社会问题也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家庭和社会都应更多关心老年人需求,让其生活有目标有意义,不至于过度依赖娱乐消遣。
我们在推进法治的同时,也要珍视每一个生命,让法律与人性真正地温暖与守候老年人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