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芳婆婆病了,已经在床上躺了一年了,大多是芳芳伺候的。
婆婆有三个子女,两个女儿都嫁在附近村,离得都不远。然而,自从婆婆病倒在床,一开始两个女儿还经常过来,和芳芳一块照顾老娘。时间长了就推说家里有事走不开,渐渐地一个月都难得来一次,来了也不想干活,摞下东西说几句话就走了。
公公早逝,芳芳老公一边种着家里的几亩地,地里没活就在附近打零工,照顾婆婆的事就全落在了芳芳身上。芳芳既要伺候婆婆,照顾两个孩子打理这个家,有时候地里忙了她也要去干点。
盛夏的天气,地里没什么活,芳芳老公这些天也没出去工作,闲在家里消暑。没事儿干他就天天出去和朋友打麻将,侃大天。孩子们也放暑假了,被外婆接去玩了。
这天正好芳芳的小姐妹约她去逛街,芳芳跟老公说了一声就出去了。她想着孩子今年长高了不少,该买几件新衣服了。她自己也能顺便出去透透气,这一天天的,她都快成陀螺了,天天在家里转。
芳芳和小姐妹逛啊逛,买了衣服吃了饭,小姐妹又说去做个头发吧,你这头发该打理了。芳芳想想也对,她这些年成天忙得晕头转向,都没有好好打扮过自己,这做个头发也不贵,那就做吧。
等芳芳做好头发,提着为孩子精心挑选的新衣新鞋,美滋滋地回到家,却发现家里的气氛不太对。芳芳老公阴沉着脸,好像谁欠他几百万似的。一开口就充满了火药味:你干啥去了?这么晚才回来?妈这一天连口水都没喝,你这个儿媳妇是怎么当的?
还有今天大姐过来看妈,家里都没人招待,这让我的面子住哪放?
芳芳先是好声好气地解释:小姐妹约我去逛街,我去给孩子们买件衣服。早上我出门的时候给你说过的,你忘了?怎么,妈中午没吃饭吗?
芳芳老公这才想起来,早上芳芳确实和他说过,今天要去逛街中午不回来了。可他一打起麻将来就把这事给忘了,中午他自己随便啃了个面包就当饭了,却忘了家里还有个老娘躺在床上不能动。
可是他并不想承认错误,反而提高了声音:我打麻将怎么了?我这一年到头既要种地还要出去挣钱,难得在家歇几天,还不准我去玩玩放松放松?看看你,又买东西又做头发,花了不少钱吧。真是不会过日子,一分钱不挣还这么会花。你不知道娘那里离不了人吗?一出去一整天,心里一点数没有,你还能干点啥?
芳芳火了:我心里没数?你心里有数把自己娘都能忘了。你娘离不开人你不是人?有时间出去打麻将就没时间给你娘做顿饭吃。你以为我天天在家里闲着是吧?我不挣钱就会花钱是吧?行,以后我去打工挣钱去,你留家里伺候你娘吧!
芳芳说着,进屋收拾了几件衣服,直接回娘家了。芳芳老公在后面扯着嗓子喊,她全当没听见,不惯他这毛病。
芳芳回娘家了,芳芳老公只能自己去伺候老娘。他这才知道,伺候一个老人到底有多么辛苦,他这才伺候了这么几天就快受不了了。
想到芳芳一年到头,在家里不光要伺候老娘,还要照顾两个孩子,把家里家外收拾的干干净净,让他没有一点后顾之忧。甚至抽空还去地里干活,帮他减轻负担,他怎么就这么浑,一点不知道体贴老婆呢?
芳芳老公买了很多礼物,去岳父母家接老婆。又是认错又是保证,好话说了一箩筐,总算把老婆接回来了。芳芳指着老公:你不是觉得我天天在家闲着来,怎么样,这几天还出去打麻将吗?
芳芳老公赔笑:我哪有时间去打麻将,这伺候老人真是太累人了,简直比我上班还累。老婆,你辛苦了!以后我再不出去玩了,有空就在家里多干点活,总不能让你一个人累啊。
芳芳也笑了:现在知道我的辛苦了吧,我也不指望你在家干多少活,只要你在外面多挣点钱,在家里少说些闲话就行了。芳芳老公连忙保证,以后一定听老婆的,多干活少说话,两人总算是言归于好。
后来芳芳老公果然体贴多了,不仅在外面努力工作挣钱,认真种地,家里的活也抢着干。丈夫贴心,孩子听话,芳芳的日子过得顺心,照顾起婆婆也更加细心了,亲戚邻居都夸她是个好媳妇呢。
结语:这芳芳的老公知错能改,也算不错了。夫妻之间要互相理解互相体谅,齐心协力,日子才能越过越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