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我叫宋晓梅,来自江西农村,嫁给了北京人陈建华。婆婆张玉琴是典型的城里阿姨,成天打打麻将,看看电视,过着悠闲生活。我最初以为能跟婆婆和睦相处,没想到她个性这么难以捉摸。
陈某刚给婆婆生了儿子一个月,我整个人都虚弱不堪,奶水不足,只想好好静养。可婆婆非说这是懒惰,天天把一堆脏衣服塞到我房间,让我洗。我实在提不起劲儿,苦苦哀求婆婆让我歇一会儿。谁知张玉琴毫不留情,说我这是找借口推托:“别以为生了孩子就可以偷懒!我当年生三胎都还能干活,就是你们这些外来媳妇没用,稍微干点活就喊累,现在年轻人真是娇生惯养!”
我咽了咽口水,强打精神开始洗那堆衣服。洗了一半,我就感觉头重脚轻,提筐的手直打颤。婆婆在一旁看着,催我快点:“你这速度就跟蜗牛一样,也不知道我等着穿呢!再不快点的话,晚上就别想吃饭了!”
我强忍着头晕目眩,加快速度洗衣服。当我终于把最后一件衣服洗完,提起筐准备去挂晾,眼前一黑,直接摔倒在地上!
婆婆看见我摔倒,非但没有过来扶一把,反而埋怨我浪费时间:“看吧,我就说你做事太慢了!现在又耽误时间了,快点起来收拾!”
我虚弱地躺在地上,实在提不起力气再动了。这时,陈建华正好下班回来,一看见我倒在地上,赶忙跑过来扶我:“晓梅,你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我勉强抬起头,说:“我头晕得厉害,提不起力气来。。。。。。”
陈建华扶我到沙发上躺下,然后找来毯子给我盖上,又去倒了杯温水让我小啜。这时他才转头看向一旁的妈妈,语气严肃地说:“妈,晓梅才生孩子一个月,身体这么虚弱,你怎么还叫她干这么重的活呢?”
婆婆抱起胳膊说:“有什么大不了的,生孩子又不是病,照样该工作!我当年产后三天就去田里干活了,她才一个月怎么这么娇气?”
陈建华脸色更难看了:“时代不同了,妈!现在孕妇和产妇需要静养,你就不能体谅人家刚生孩子不容易吗?再这么让晓梅操劳,小心害了人家的身体!”
婆婆立刻说:“我就是想锻炼锻炼她,免得整天在家里养尊处优!她要当这个家的主妇,就该学会承担责任!”
“承担责任不等于损害身体健康!”陈建华提高了音量,“妈,你已经过时了,不能再用你那一套束缚晓梅!从今天起,在我不在家时,你不能再随意使唤她干活,她需要静养!”
婆婆瞪大了眼睛,尖着嗓子道:“好个不孝顺的儿子!连自己妈都不照顾,倒全心防着一个外人!我当年辛辛苦苦把你拉扯大,现在你倒英雄救美去了!”
“别再说了!”陈建华一拍茶几,“我的态度很明确,这件事就这样解决了。妈,你再为难晓梅,我们就搬出去住!”
婆婆一个激灵,脸色登时变得惨白。她瞪着儿子和我好一会,才吭哧吭哧地走回自己房间,重重甩上了门。
房间里一下子静悄悄的,只听见婆婆房里隐约的抽泣声。我轻声对陈建华说:“老公,刚才我没事的,你别和婆婆再吵了,我看她很伤心的。”
陈建华握住我的手,温柔地说:“别害怕,有我在呢,以后不会让妈再为难你了。。。。。。”
听着婆婆房里的哭声,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刚才陈建华对婆婆那么决绝,是为了保护我,我当然感激。但想到婆婆那个失魂落魄的样子,又觉得心疼。毕竟她已经60多岁了,是一个需要关爱的老人。
我抱着孩子在婆婆房门口听了一会儿,还是忍不住轻轻敲了敲门:“婆婆,我进来看看您吧。”
里面静默了几秒钟,才传来婆婆哽咽的声音:“进来吧。”
我抱着孩子推门进去,只见婆婆坐在床边,脸上满是泪痕,忧心忡忡的样子真是让我心疼。
我走过去坐在她身边,软声道:“婆婆,您别难过了,刚才我和建华之间是有些误会,我们年轻人脾气急,说话没过脑子,您千万别往心里去。”
婆婆抽泣道:“难过什么,我活该,都是我不好,不该逼你干活。。。。。。从今天起,你就好生休息,别理会我。”
我忙说:“婆婆,我理解您是一片好意,想锻炼锻炼我。我身体好一点了您再叫我干活也没关系,我不是娇生惯养的人。”
婆婆喃喃道:“不,建华说的对,我老古板了,实在是开明不够。你们年轻人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我不该强加于人。。。。。。这次给你添这么大麻烦,实在对不住你。”
我看婆婆这副自责的样子,心想果然老人家一时着急,也不全是本意。于是我柔声劝道:“婆婆,您别再自责了。我也不该跟您顶嘴,应该体谅您的好意才对。这次给您添麻烦了,我会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以后会是个贤惠的儿媳,希望您别再生我的气了。”
婆婆这才止住眼泪,拍拍我的手,长叹一声:“算了,人老了,也该学着开明些。你年轻人有自己的生活,我不应该老古板地束缚你们。。。。。。这回我错了。你以后有什么不开心的可以跟婆婆说,别憋在心里。”
我忙感激地点头,道:“婆婆,我一定学着开诚布公地跟您沟通。您也要多理解我们年轻人的想法。”
“好好好,我知道错了。”婆婆重重点头,脸上终于有了笑容,“以后我会给你充分休息的时间,也不会再强迫你做不喜欢的事。你就安心养身体,别再为我操心了。”
我终于放下心来,牵着婆婆的手柔声道:“婆婆,我真的很感激您。以后我会更加孝顺您的,我们一定会成为最亲密的亲人。”
婆婆温暖地握住我的手,眼里已然柔和了许多:“好孩子,听话,以后我们好好相处。。。。。。”
我离开婆婆的房间,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我想,终究血浓于水,理解和宽容才能化解隔阂。我和婆婆的关系,也一定会变得更加融洽的。
这时,陈建华正坐在客厅等我,见我出来,忙问道:“怎么样,妈妈还在生气吗?”
我摇摇头说:“我和婆婆已经聊开了,她也反省自己不该强迫我干活。我觉得她并非存心为难我,只是老一辈的观念需要时间改变。我们年轻人也应该学会包容老人家,多沟通,别让误会积累。”
陈建华想了想,也点了点头:“也是,我刚才对妈也太决绝了,咱们得学会互相理解。这次给你添这么大麻烦,真对不起。”
我赶紧说:“别这么说,我也有错,应该更好地沟通。以后我们一定会成为一个和睦的大家庭的。”
陈建华揽过我的肩膀,在我额头上亲了一下:“有你真好。我们一定会幸福生活的。”
我轻轻靠在老公怀里,心里充满了幸福和期待。相信从此以后,我和婆婆的关系只会越来越好,我们会成为一个互相关爱的家庭。
第二天一早,我起床准备做早餐的时候,却看到婆婆已经在厨房忙活了。她一边搅着豆浆,一边对我说:“晓梅,你坐着歇着吧,今天早餐我来做。”
我吃惊地张大了嘴巴,从没想到会看到婆婆主动为我准备早餐的一天。我满怀感激地说:“婆婆,谢谢您,我正要去做的呢。”
“你坐着歇着吧。”婆婆微笑着说,“这些活我还做得来,让你多休息休息。”
我于是在餐桌边坐下,看着婆婆煮粥、准备小菜,心里涌起一股暖意。或许,这就是和解的开始。
不一会儿,陈建华也起床洗漱完下来了。他看看桌上的早餐,又看看正在厨房忙碌的母亲,诧异地说:“妈,怎么今天你做早餐了?”
婆婆把热腾腾的豆浆端上桌,笑着说:“儿媳妇刚生孩子,我当婆婆的理应照顾她,不能再叫她操劳了,是不是?”
陈建华惊喜地看了我一眼,我也会意地点点头。他这才笑着对婆婆说:“妈,你能这么想实在太好了。我们一家人和睦相处是最重要的。”
“我知道错了。”婆婆点点头,“你们年轻人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我不该强迫。从今往后,我会给晓梅充分的时间休息养身体,也不会再把她当免费劳工使唤了。”
“婆婆,我很感激您。”我忙说,“您也不用时时照顾我,我身体好多了,可以做一些简单家务,您就尽管吩咐。”
“行了行了,你就安心养身体吧!”婆婆笑着摆摆手,“我老了,也该学着帮你们分担些家务负担了。吃饭吧,菜快冷了!”
我们一家三口开开心心地吃起早餐。婆婆不时地夹菜到我碗里,我看着她笑眯眯的样子,心里那点芥蒂也完全消散了。
吃过早饭,婆婆把碗筷收拾干净,又把洗好的衣服晾晒起来。我忍不住走过去帮忙,婆婆赶紧说:“行了行了,你去客厅看书歇着吧,这点活我还做得到,别再操心了!”
我只好听话地回到客厅,心里很不是滋味。我觉得不能总让婆婆一个老人家做这么多家务,我还是应该分担的。
正想着,婆婆也收拾完了厨房,拿着一副麻将 到我旁边,笑眯眯地说:“晓梅,来陪婆婆打会儿麻将吧,就我们两个,别老想着家务了!”
我有些诧异,还是挪过身子和婆婆对弈起来。一边打麻将,婆婆一边和我聊天,话题从她小时候的趣事聊到我的家乡民俗,气氛和睦得就像一对老友。
过了一个多小时,陈建华开车出门上班了。婆婆把麻将收起来,对我说:“晓梅,婆婆记取了教训,以后不能再去赌场打麻将了,太浪费时间了。咱们就在家里聊聊天、打打牌,不是也挺好吗?”
我点点头说:“婆婆,我支持您的决定。家里团团圆圆其乐融融,才是最幸福的。我们会成为最要好的朋友的!”
婆婆笑容满面,站起身说:“好,我去为我们准备点心,今天什么事都别想了,就好好歇着!”
我看着婆婆的背影,心里涌起一种久违的安稳感。或许,人与人之间的误会,只需要一颗包容的心就能化解。我和婆婆的关系,一定会日益变得和睦如初了。
这样的和睦日子持续了一周有余,婆婆对我照顾备至,把家务活基本都包了。我除了照看孩子和简单料理,婆婆再也不让我操心其他事。
晚上陈建华回家,我兴奋地对他说:“老公,你猜怎么着?今天中午婆婆突然说要请我们一家人出去吃饭!她说要庆祝我们关系和睦如初。”
陈建华笑着说:“这主意不错!我们都好久没有出去聚餐了。妈妈能主动提议,看来是真的重新考虑了你我之间的关系。”
“是啊,”我忙附和道,“我真的很感动。感觉婆婆对我完全就像亲生女儿一样了。”
“那就好,只要我们互相理解,亲人之间没有解决不了的误会。”陈建华欣慰地说。
第二天中午,我们一家三口来到婆婆指定的餐厅。婆婆已经提前订好了包间,满面春风地迎接我们:“来来来,我点了几个招牌菜,保证你们会满意的!”
果然,婆婆点的饭菜都非常符合我和陈建华的口味。桌上热热闹闹,气氛融洽。婆婆不停地给我和陈建华夹菜,一家人吃得开心极了。
吃过主食,服务生端上了两大盘水果。我正要拿桃子吃,婆婆突然放下筷子,神情严肃地看向我和陈建华。
“晓梅,建华,婆婆有事要告诉你们。”她沉声说。
我心里咯噔一下,难道婆婆还有什么不满?我下意识地握紧陈建华的手。
“婆婆请说。”陈建华也紧张起来。
“没什么大事,就是。。。。。。”婆婆神秘地笑了,“我想跟你们说,你们不用搬出去住了,咱们还住一起吧!”
“啊?”我和陈建华都松了口气,却也感到有些意外。
“您这是。。。。。。”陈建华试探地问。
婆婆笑着说:“我老了,也该跟上时代了。我不该再用老观念约束你们年轻人,你们有自己的生活。这段时间相处,我发现只要我们多沟通理解,三口之家也可以很和睦。搬出去也不见得会更好,反而容易生隔阂。我想,我们还是住在一起吧,我会给你们更多自由空间的。”
我和陈建华对视一眼,都看到对方眼里的喜悦。我激动地说:“婆婆,您真是太有智慧了!我也觉得我们住在一起更好,可以照顾您的生活。我保证以后会更尊重您,多和您商量事情。”
“我也会照顾好晓梅,给她足够的私人空间。”陈建华立刻表示。
“好孩子们!”婆婆笑容满面,“三口之家和睦最重要。我们会成为最好的家人!”
从那天起,我和婆婆的关系彻底转变。她不再操心家务事,把大部分时间用于自己的业余爱好。我每天也会定时陪她聊天、散步,她逐渐变得像我的亲生母亲。
晚上我们也会一家人出去吃饭逛街,每次婆婆都兴高采烈。她最喜欢逗弄小外孙,说要教他唱老歌跳舞,让我们别老盯着电子产品。
过年的时候,婆婆高兴坏了,拉着我和陈建华学做家乡年夜饭。她说自己老了,希望传承这手艺给我们,将来好教导孙子。我被她那真诚喜爱的目光深深打动。
如今每每回想起当初的误会,我只能感叹亲人之间理解的珍贵。感谢这段误会,让我和婆婆的感情升华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我真心希望我们一家人白头偕老,永远保持这份感动。
就这样,在和睦欢乐中,我们又过了一年。谁也没想到,婆婆的八旬大寿就要到了。
八旬生日对每個老人来说都是个大日子。我和陈建华商量后,决定为婆婆办一次隆重的寿宴,让她高高兴兴地过这个生日。
我提前一个月就开始准备了。首先设计订制了寿衣,精心选购礼品,又预定了高级酒店的宴会厅。我们把婆婆所有的老友都联系上,约好大家一起为婆婆庆生。
终于,在婆婆生日的那一天,一切准备就绪。上午我们就先带着老人出去游览故宫,逛公园,尽情享受天伦之乐。婆婆高高兴兴的,嘴角的笑容始终不见消退。
下午五点,我们来到预定的酒店。服务生恭敬地引领我们进入包厅,刚打开门,里面已经坐满了婆婆的老友们。
“祝贺寿星生日快乐!”一片热烈的掌声与祝贺声响起。
婆婆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她跟老友们一一拥抱,眼角泛起泪花。在座的每一个老人看着她,眼中都饱含着慈爱与感动。
宴会开始后,我们先为婆婆拍全家福。然后大家落座,一边吃着美食,一边聊着天,气氛热烈欢乐。婆婆絮絮叨叨和老友们追忆往昔,喜形于色。
夜幕降临时,服务生端上精美的寿桃蛋糕。我们一起为婆婆唱起生日歌,婆婆感动地流下了眼泪。许完蜡烛愿望后,她站起身,向大家表达谢意。
“非常感谢大家相伴至今,能有你们这些老友,是我这一生最幸福的事。也要感谢儿子和儿媳的精心安排,让我度过这难忘的生日。从今往后,我会照顾自己的身体,与你们 多年。。。。。。”
在座的人无不被婆婆感人的话语打动,纷纷举杯祝贺。婆婆孜孜不倦地与每个人碰杯,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宴会结束后,我们又陪婆婆与老友们一一拥抱告别。临上车时,婆婆感叹道:“今天真的是我人生中最快乐的一天!谢谢你们给了我如此温暖和难忘的记忆。”
回到家中,婆婆对我们不停地表达感激之情。她说今天收获的不仅是礼物,而是来自我们的关爱和陪伴。她会永远铭记这一天。
看着婆婆眉开眼笑的样子,我和陈建华也非常欣慰。我们相互拥抱,感谢生活中这份深厚的情谊。愿我们三口之家永远健康快乐,共享天伦之乐!